书名: 利未记概论

回目录 上一篇 下一篇

 

 

第八篇 利未记的预表(一)燔祭

纲要

耶和华从会幕中说话

燔祭

为神而活

主耶稣献上自己

会幕门口

无残疾的祭牲

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

宰杀祭牲

洒血

剥皮,切块,洗净

烧成灰

肉块

五种燔祭牲

灰倒在坛的东边

成为怡爽的香气

火烧

两种焚烧

在主耶稣和使徒身上的焚烧

预表神圣别的火

基督是燔祭和素祭

基督够资格解决人的罪与愆

主耶稣是燔祭又是素祭


信息

从本篇起我们要来看利未记中的预表。这卷书中有许多既细致又意义重大的预表,我们要按经文的顺序一一来看。首先,这卷书提到五种主要的祭,头一种就是第一章的燔祭。

耶和华从会幕中说话

一章主要讲燔祭。在讲燔祭以前,先说到耶和华从会幕中向人说话。一节说:“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对他说”。会幕是第一个预表。会幕的意义既清楚又绝对,是指话成肉体之神的儿子。希伯来一章一至二节说:“神既在古时,借着众申言者,多分多方向列祖说话,就在这末后的日子,在子里向我们说话。”神在祂儿子里面说话,意即神把祂自己藏在祂儿子里面说话。神在祂儿子里面,借着祂儿子来对人说话时,祂的儿子已经成为肉体,支搭肉身的帐幕在人中间(约一14);神的儿子成了在地上的一个帐幕。所以,神在祂儿子里对人说话,就是神在帐幕里对人说话。

如果我们以“神在帐幕里呼唤人,神在帐幕里对人说话”的眼光读四福音书,就会真切的领会,主耶稣的说话实际上就是神在帐幕里向人说话。人在外面所看见的是一个帐幕,但人所听见的却是从帐幕里发出来之神的声音。当主耶稣在地上时,许多人都会问:“这人到底是谁?”(可四41)。这样一个拿撒勒人,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这个人如同旧约的帐幕一样,从外表看不过是个海狗皮的帐幕。(参出二六14)。怎么会从祂这外表看来粗陋的帐幕里,发出天上的声音?然而,神从会幕里呼叫人,神在帐幕里对人说话,这是千真万确的。

燔祭

为神而活

燔祭不重在对付罪,而重在成全神的旨意,为神而活。燔祭预表基督。主耶稣在地上生活时,为着完成神的旨意,没有一点保留,乃是把自己完全献给神,为神而活。正如希伯来九章十四节所说的,基督将自己无瑕无疵的献给神。九章告诉我们,当主在世上时,祂知道神所要的不是旧约时代以色列人每天、每年所献上的燔祭;祂知道神所要的,乃是祂自己(参十5~9)。神为基督预备了一个身体,叫祂到地上作人。当祂在地上为人时,在祂身上有一个元素,就是作神燔祭的元素。神喜悦祂,因祂为着体贴神的心意,成全神的旨意,把自己摆在神手里;祂为神而活,甚至甘心顺从以至于死(腓二8)。

主耶稣献上自己

燔祭首要的思想,乃是预表主如何不保留自己,将自己毫无瑕疵、毫无玷污的完全献给神。祂为着完成神的旨意,全然体贴神的心意。祂所以能为我们的罪成功救赎,是因为祂作了燔祭。如果祂不是这样作了燔祭,取得这样一个光景、地位、身分和资格,即使祂想作我们的赎罪祭也不可能。虽然燔祭不是为着赎罪,却有赎罪祭的功效。因着主耶稣作了燔祭,为我们流了血,我们那些不为着神的罪也就得了赦免。所以,燔祭兼有赎罪祭的功效。

会幕门口

利未记一章三节说:“在会幕门口把公牛献上”。五节说:“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燔祭要宰在会幕门口。会幕里面有圣所和至圣所,按预表,会幕是指着天上说的。(参来九24)。会幕门口是在圣所外面,就是外院子,没有疑问是指地上说的(参启六9注2)。另一面,会幕门口面对圣所和至圣所;而神就在至圣所里,所以在会幕门口就是面对着神。会幕门口有这两面的讲究,是指在地上和在神面前。主耶稣作神的燔祭,不是在天上被杀,乃是在地上被杀;不是在会幕后面被杀,乃是在会幕门口被杀;不是背对着神被杀,而是在神面前向着神被杀。这表明人要进到神面前,必须献燔祭,才能蒙神悦纳。

无残疾的祭牲

利未记一章三节和十节说到燔祭牲无论是牛或是羊,必须没有残疾,也就是没有残缺、没有疾病。这很清楚是指着主耶稣说的;主是无过的,也是完全的(参彼前一19)。

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

利未记一章四节说:“他要按手在燔祭牲的头上”。献祭的人要按手在作燔祭牲的牛羊头上。按手表明联合。献祭的人把手按在他所献的祭牲头上,表明献祭的人和祭物联结为一,他们的弱点都归给祭物,祭物的优点都成为他们的。按手的含意并不是交换,乃是联结。有些基督教教师教导所谓“交换”的道,说我们把我们的罪给了主耶稣,主耶稣把祂的义给了我们;我们把短处给了主,主将祂的长处给了我们,好像是彼此交换。这种说法在真理上并不准确,因为在救赎里没有交换,只有联结、联合。我们和救主耶稣是联合的(林前六17),我们的弱点都归到主耶稣身上被了结了,而主耶稣的优点都成为我们的;我们的罪也归在祂身上被除去了(赛五三6),祂自己成为我们的义(林前一30)。

宰杀祭牲

利未记一章五节说:“他要在耶和华面前宰公牛”。十一节:“他要把羊宰于坛的北面,在耶和华面前。”献祭的人要自己宰杀燔祭牲,这有两面的意义:第一,燔祭是我们所献上的主耶稣。主耶稣的死是祂甘心领受的,但祂却是因我们的罪而被置于死地。祭牲是我们这些献祭的人杀的,预表主耶稣是被我们所杀,祂接受了我们的杀死。第二,燔祭也是指我们狠心下手宰杀自己,就是经历主的被宰杀,好将自己献给神作燔祭。

洒血

五节和十一节告诉我们,燔祭牲的血要洒在会幕门口,或是坛的四边。这是为着在神面前遮盖献祭者的罪,也是为着让献祭者看见血,良心得平安。人来献祭,是因为他的良心感觉没有完全为神活着,心中感觉亏欠。现在他亲自杀了祭牲,而且祭司还把祭牲的血洒在会幕门口,洒在坛的旁边或周围,让献祭的人看见祭牲已经为他死了,血已经流了,并且洒在这里。他看见祭牲的血洒在这里,他的良心就可以得着洁净,而得着平安。所以,这里的洒血虽是为着在神面前遮罪,却也是为着使献祭者得着平安。

剥皮,切块,洗净

六节说,如果献的祭牲是牛,献祭的人“要剥去燔祭牲的皮”。不论祭牲是牛或是羊,都要把燔祭牲切成块子,并且要用水清洗祭牲的内脏与腿(6,8,12~13)。宰杀、剥皮、切块、洗净是献祭者必须作的四道手续。就着主作为燔祭来说,这一面是指我们在祂身上,所带给祂的创伤;另一面是指主甘愿接受一切的剥夺、破碎、对付和洗净。祂甘愿被宰杀,被剥皮,被切开,也甘愿被洗净。

祭牲被宰杀,指明主耶稣被置于死地而丧命。祭牲的皮是它美丽的外在彰显,剥祭牲的皮是脱去它外在的彰显。主作燔祭被剥皮,说出主外面显明而与世界接触的部分,甘愿被剥夺,脱去祂人性美德的外表。

主作燔祭牲被切块,是指祂完整的生活行为,毫无保留的被切碎、破碎、破坏。主在地上的生活是非常秀丽的,但祂的生活并不完整。这个不完整,不是指祂有什么不完全,乃是指祂的生活被人破坏了。有的人一生的历史很完整,但主耶稣的一生并不完整,是被破坏的。有的人健康生长,生活平顺,事业成功,最后寿终正寝。你看见这人的一生是完整的,是没有切成块的。若用这眼光读主耶稣的生平,会看见主耶稣的生平都被切成块;祂整个人是被切开的,祂整个生活也是被切开的。

祭牲的内脏与腿要用水清洗,内脏表征心怀意念,腿表征行动。主作为燔祭,祂里面的心怀意念,和祂外面的行动,都是在神面前经过试炼的,这就等同洗净。

烧成灰

九、十三、十七节说,祭司要把祭牲全烧在坛上,当作燔祭,献与耶和华为怡爽香气的火祭。之后,祭司要把“燔祭所烧成的灰收起来”(六10)。宰杀、剥皮、切块、洗净是献祭的人作的,但是把这一切烧在坛上的是祭司。祭司代表神,祭司摆柴在火上;献祭的人把祭牲宰了、剥了、切了、洗净之后,神就接受、悦纳。接着神就要祂的祭司把这一切,包括肉块、头、脂油、内脏、腿当作燔祭摆在柴火上,完全烧在坛上。结果,这一切就变作馨香的气味上升,蒙神悦纳;剩下的是一堆灰,在人面前作见证,见证这个祭物完全成灰,完全了了;并见证这祭是完全为着神,完全蒙神悦纳。

肉块

一章八至九节和十二至十三节告诉我们,除了牛的皮以外,燔祭牲都烧在祭坛上。烧掉的肉块是指主的整体受了破坏。主的为人和祂的生活一点没有保守完整,是被破坏的。这里的完整和完全不同;主耶稣是绝对完全的,但主耶稣却是绝对不完整的。完全是道德的问题,完整是体系的问题。就道德说,我们的主是完全的,毫无瑕疵;但就体系而言,我们的主是经过破坏的,一点也不完整。一只羊原来是完整的,切块之后就变作不完整,也就是被破坏了;但这只羊却仍是完全、没有瑕疵的。

祭牲的头是指主的智慧;脂油是指主耶稣内里的心怀意念,存心思想,爱好倾向,在神面前是如何肥美、甘甜。脏腑是指主的心肠;腿是指主的行动、行事和行为。这一切都要烧在祭坛上,意思是无论主耶稣在祂外面的行动,还是里面的存心意念,或是祂生活中所有肥美甘甜的地方,以及祂整个的人生,全都烧在祭坛上作为燔祭,让神享受,蒙神悦纳。

十四至十五节和十七节,说到若是以鸟为燔祭,要把鸟的头揪下来,还要拿着鸟的两个翅膀,把鸟撕开,但是不可撕断。这里的讲究是不可撕断,就是没有一根骨头被折断。撕一只鸟,把头揪下来是置于死地;撕开却不撕断,是指主死后还要复活说的。那不断的骨头,就是产生夏娃的骨头(创二21~22)。那不折断的骨头,乃是指主复活的生命,不能为死亡所破坏。因为夏娃预表召会,而召会是基督复活的生命所产生的。产生夏娃的骨头,指主复活的生命是无法被死破坏,不能被死征服的。所以,主在十字架上时,祂的骨头一根也不可折断(约十九36)。人和撒但可以把主置于死地,但是死不能破坏主死而复活的生命。

五种燔祭牲

燔祭牲有五种,从最大到最小的分别是:公牛、绵羊、山羊、斑鸠和雏鸽。燔祭牲也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牛,一类是羊,另一类是鸟。燔祭预表主耶稣,就着主说,并不分大小;就着献祭的人对主的享受说,却有大小之分;因此,所能献上的就有大小。有的人灵性强,他享受主就像一只公牛;有的人灵性贫弱,他享受主就如一只小鸟。献燔祭要用公的牛或羊,而不用母的,因为主是刚强的,没有软弱的性质。当初以色列人献祭,富人献大牛,穷人献小鸟。主耶稣生下来,他父母献上的是小鸟,因为他们贫穷(路二24)。无论人的灵性如何,都能享受主,绝不因人贫弱,就不能享受。

灰倒在坛的东边

利未记一章十六节说:“在坛的东面倒灰的地方”。祭司要把燔祭所烧成的灰倒在坛东面。灰指明基督之死的结果,是把我们带到尽头,就是使我们成为灰烬。把灰倒在坛东面,就是日出的方向,含示复活。主被杀,祂受死的身体摆在一个地方,满有复活的盼望与保证,正如东方的日头,必要再升起来。

成为怡爽的香气

祭司在坛旁,看见燔祭成为馨香之气,说出一种蒙神悦纳的情形(9,13,17)。主耶稣作为燔祭,过绝对使神满足的生活(约五30,六38,八29)。这样的生活乃是怡爽的香气,是升到神面前,使神喜乐并满足的馨香之气。作祭司的信徒,或作祭司团的召会,在十字架旁边,看见基督献在神面前,蒙神悦纳,也为此作见证。

火烧

两种焚烧

祭物的焚烧,在原文有两种不同的“烧”。第一,是平常的焚烧,就是利未记四章十二节提到的,将赎罪祭送到营外,“用火烧在柴上”,是平常的用火烧毁。第二,是燔祭的烧(一9,13,17),就是将所有献在祭坛上的燔祭,烧成馨香气味的烧;此字原文意“使……在烟中上升”,和香坛上烧香的烧(出三十7~8)是同一个字。这是个特别的字,意思是烧出香味来,就是把香味从一件东西里面烧出来,使之上升。燔祭的烧不是像在营外烧赎罪祭的烧,而是像在圣所里面烧香的烧。因此,在会幕的圣所里有香气烧到神面前,在外院子也有香气烧到神面前。在外院子的香气,来自燔祭烧在祭坛上;圣所里的香气,则是来自香烧在香坛上。在外院子所献上的,重在死的一面蒙神悦纳;圣所里所献上的,重在复活的一面蒙神悦纳。

燔祭重在完全为着神,完全让神得着。燔祭的烧不是仅仅把祭牲烧毁了;燔祭的烧乃是如同烧香,烧出馨香的气味,就是把里头至贵至宝的香气烧出来,上升成为神的享受。这就是燔祭的烧。我们这些为神而活的人,常经历环境在我们身上发生烧的作用。在别人看是一种烧毁,但在神看并不是烧毁,乃是把我们里面的馨香烧出来,让神享受。

在主耶稣和使徒身上的焚烧

我们读主耶稣的一生,看见祂多受痛苦,常经忧患,在祂身上一直有烧的光景。特别是祂在十字架上时,被人厌弃,被神弃绝,被神击打苦待(参赛五三3~4,可十五34)。人以为祂是因犯错而受神管教,否则怎么有如火烧般的痛苦临到祂。殊不知一切如火烧的痛苦临到祂,不是责打,不是管教,不是消耗,也不是烧毁,乃是为着把祂里面至宝、至贵、至甘甜的部分,烧成馨香之气,给神享受,蒙神悦纳。

即使在使徒身上也有烧的光景。保罗凭着他所事奉的主作祂的生命,成了燔祭。神的火在他身上一直烧,他身上都是烧的味道。在一般人看来,保罗好像犯了大罪,所以被神击打,遭神弃绝,被神焚烧。然而,新约告诉我们,他遭遇的一切不是神的责打管教,乃是神圣的火临到他身上,为了把他里面至宝、至贵、至香甜的部分烧成香气,在神面前成了献给祂的祭物(参林后二14~15)。不仅两千年前神闻到他的香气,两千年来,没有一个人读保罗的传记,读他的脚踪,在其中闻不到馨香之气的。因着焚烧,从他身上有馨香的气味上升,变作神的享受。这正是燔祭的火所烧出来的香气。

预表神圣别的火

火乃是预表神的圣别。神的性情、神的本质是圣的;这个圣就是火。希伯来书明说,我们的神乃是烈火(十二29)。实在说,这火就是神自己,是神的本质。

圣火有两面的用处。当人触犯神的时候,圣火就变作怒火,就是圣别的忿怒成了审判的火。罪人所受的一切审判,都是圣别的忿怒如火般焚烧。因为人触犯了神的性情,冒犯了神的本质,干犯了神的圣别;神受到罪人的顶撞,所以神的神圣性情、神圣本质就向顶撞祂的人发出烈怒的火。凡与神圣别性情不符的,祂这烈火就要烧尽;这就是赎罪祭的烧。

火是同样的,烧却是两样。烧在赎罪祭牲上的烧,是怒火,是审判;但烧在燔祭牲上的烧,既不是怒火的烧,也不是审判的烧,乃是神悦纳的烧。当人讨神喜悦时,圣火也来烧他;外表虽然痛苦,结果却是神凭着祂自己的神圣性情悦纳人。这个烧是神的悦纳;这就是燔祭的烧。

神要保罗下到监里,这是神对保罗的悦纳;神要保罗为主殉道,那是神对保罗的悦纳;神要保罗常常不得饱足,赤身露体,又没有一定的住处,且遭遇各种贫苦、难处(罗八35),这也是神对保罗的悦纳,是神的火在保罗身上烧。

这烧不是因神的忿怒,乃是因神的悦纳

今天有的人受痛苦,被神责打管教,那是圣别的怒火烧在这人身上。但有的人受痛苦,是神悦纳的火烧在这人身上;那些痛苦不过证明神的悦纳。二者都出于神圣别的性情,却有分别。对顶撞神性情的人而言,这火是神审判的怒火;但对合乎祂性情的人,这火是神悦纳的火。烧柴的烧和烧香的烧,两种烧是一样的。在一般人看,这两种烧从外表看都是痛苦的,没有分别;但这两种烧的后果不同。一种是烧出神的审判,一种是烧成香气让神享受,蒙神悦纳。

基督是燔祭和素祭

基督够资格解决人的罪与愆

人在神面前最大的问题,就是罪与愆;主耶稣作祭物,是解决我们这两个最大的问题。主耶稣要解决我们的罪与愆,必须具备合式的身分、资格和地位。因此,祂为我们成为人,作人子。如果祂光是神子,祂就没有这个身分、资格和地位。然而,仅仅来成为人并不够。如果祂像第一个人亚当一样,把神的命令摆在一边,并且与撒但接触,那么即使祂是人,也不能解决我们的罪与愆。所以,主耶稣要解决我们的罪与愆,不仅需要成为人,还需要有一种生活和行为,是绝对向着神,为着神,绝对无过,绝对完全,绝对完美,无可指摘的。

若是主作为人,没有完全为着神的生活,没有一个完美的生活,祂就没有资格作我们的赎罪祭和赎愆祭;也没有资格解决我们与神之间罪的问题。所以,主耶稣作为祭物,要解决我们的罪,祂仅仅成为人并不够,还必须有一种行事为人完全为着神的光景。因着主耶稣的生活、行事、为人,都能符合神的要求,满足神的心意,祂就有资格作我们的赎罪祭,并作我们的赎愆祭。

主耶稣在人中间的生活,是完全向着神的,指明祂就是燔祭;主耶稣在人眼前为人生活的完全,指明祂就是素祭。祂作为一个人,要作人的赎罪祭、赎愆祭,首先祂必须是个完全为神活着,完全给神得着,满足神心意的人。祂是毫无残疾、毫无保留的。这就是燔祭。凡是人生所能遭受的痛苦,祂都经历了;祂经过宰杀、剥皮、切块、洗净与焚烧。这五项的经过,包括了一切所能遭受的痛苦。祂在地上时,把人生所能遭受的痛苦全数尝尽;没有一种苦难,没有一种痛苦,祂没有尝过。这就将祂作成神的食物,好叫神得着满足。神有所饥、有所渴,需要得着满足;我们的主经历了一切,只为着这一件事,就是要满足神的心意。祂没有一点保留,乃是全数在神面前烧成灰,只为着能成为馨香之气,作神的食物,叫神得着满足。

主如何体贴神的心意,成全神的旨意,完成神的计划,达到神的目的,都包括在燔祭里,使神得着饱足。主耶稣在十字架上,就是献为燔祭。我们若是问神说:“你吃饱了没有?”神要说:“我吃饱了。凡我心所愿意的,凡我所渴望的,凡我所要达到、所要得着、所要完成的,统统都得到了。因为这里有一个人,凡是我所要的,都替我成全了;凡是我所爱的,都给我得到了;凡是我所喜欢的,都给我成就了。祂这个人对自己没有一点保留,对我却完全顾到了。”

主作燔祭,被圣火焚烧;这圣火不是别的,就是神自己。圣火焚烧祭物,是神完全接受了主耶稣。这个焚烧不是审判,乃是神完全悦纳这燔祭,就是神来吃这个燔祭。主耶稣把自己摆在神面前,摆在十字架上,无瑕无疵的献上。神看见了,满意了,神认为这合于祂的要求,就把主耶稣完全烧掉。这个烧不是恶意的烧,乃是善意的烧。这个烧等于吃;神就把主耶稣完全吃了,完全接受了,完全作祂的享受,作祂的食物,叫祂心满意足。

主耶稣在神面前,向着神是燔祭,所以祂有资格作我们的赎罪祭和赎愆祭,解决我们的罪与愆。

主耶稣是燔祭又是素祭

有些弟兄姊妹实在是为神活着,什么都肯牺牲、肯出代价,只要是神的心意就体贴,只要是神的旨意就遵行;凡能力所及的,都愿意去作。然而,他们的动作有一点粗野,脾气有一点大,或者作事有一点胡涂,有一点愚昧。一面,你看见他们在神面前向神赤诚,肯出代价,肯牺牲,不顾一切,甚至愿意舍命,实实在在像个燔祭。另一面,你又看见他们又粗又野,常常发脾气,谁都拿他们没办法。你若摸他们的为人,就感觉他们真不是细面。他们为着神的时候,什么都不顾,但是和人相处时,怎么都不讲理。你不能得罪他们,你一旦得罪他们,他们就一辈子不饶恕你。这就像有了燔祭,没有素祭。

主耶稣却不是这样。在福音书里,我们看见主耶稣怎样作为燔祭,同时看见祂怎样作为素祭。素祭乃是指主耶稣的为人生活何等完全、完美、无可指摘。路加福音说,主耶稣十二岁到耶路撒冷过节时,祂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二42,46)。祂肉身的父母急着来找祂,祂就对父母说:“岂不知我必须以我父的事为念么?”(49)。这就是燔祭。希奇的是,祂父母回拿撒勒去,祂也陪着回去了(51);这是素祭。主耶稣一面是燔祭,一面是素祭。当祂在客西马尼园祷告时,汗珠如大血点滴落下来(二二44),祂能对神说:“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42)这是燔祭。祂回来告诉门徒说:“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约十八11)这是燔祭。然而,人来捉拿他时,祂能在危急的时候妥善照顾门徒,对捉拿祂的人说:“你们若找我,就让这些人〔指门徒〕走吧。”(8)这是素祭。

一面,主在十字架上受死,那是燔祭。一面,祂对祂肉身的母亲说:“看哪,你的儿子。”又对那个门徒说:“看哪,你的母亲。”那是素祭(十九26~27)。祂在极痛苦之间,作为燔祭时,还能顾及肉身的母亲,并十字架上的强盗(路二三43),在在都给我们看见,一面祂是燔祭,一面祂也是素祭。一面祂完全为着神,一面祂的行事、为人,非常均匀,没有不及,没有过度,这就是素祭。

读福音书时,若是以燔祭配着素祭的眼光读,能读出一条很甜美的路线。我们看见主耶稣是燔祭,又是素祭。祂一直在祭坛上,是个燔祭;祂活在神和人面前,是个素祭,无可指摘。甚至祂用五饼二鱼食饱五千人,末了还把剩下的零碎拾起(路九16~17),这都是素祭。或许哪一天,你我用五饼二鱼食饱五千人,我们可能就不在乎那些余下的,而践踏、丢掉了。这样,你我就不是素祭。然而,我们的主耶稣是素祭,祂能在最荣耀的时候,注意最细微的事。

盼望弟兄姊妹能花工夫读福音书,读里面的基督如何是燔祭和素祭,这样就能读出许多亮光来。主是个人,祂完全为着神,并且祂的生活行为是绝对的完全。祂不光是人,还是一个完全为神而活,并绝对完全的人。祂来作人,还加上两件事,完全为着神,并且生活行为绝对的完全。主耶稣有燔祭和素祭两面的完全,所以祂有资格作我们的祭物,解决我们的罪与愆。